Lute Brommer - Conductor -
  • There he is!
  • 指挥介绍
  • Audio/Video
  • Foto Gallery
  • Celibidache Memorial Music Festival, China
  • Blog
Picture

律德
指挥家-音乐教育家

- 2016年武汉市黄鹤友谊奖
- 2015年第四节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交响乐团决赛:一等奖(武汉大学交响乐团)
- 2012年武汉大学珞珈风云学者
- 1989年荷兰”GOTHA”大学生交响乐团觉赛:一等奖(代尔夫特大学生交响乐团)
 
律德是切利毕达克(Sergiu Celibidache,1912—1996)的入室与关门弟子,其“音乐现象学“的传播者。(塞尔吉乌·切利毕达克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和成就最卓著交响乐指挥家之一,也是最富争议的音乐家和哲学家)
​
律德出生于音乐世家。四岁开始拉小提琴,六岁开始弹钢琴。还在童年时代,他就在多个交响乐团演出过,并参与多个室内乐的演出。十六岁时有了人生第一次指挥经历。
在鹿特丹的音乐学院学习三年的指挥之后,律德受传奇指挥大师切利毕达克之邀赴慕尼黑学习。其间,他还参加了多个高级音乐讲习班,丰富其音乐素养。在授课教师当中有著名的Julius Kalmar(维尔纳), Eugène Lehner(茱莉亚音乐学院Julliard School),“鲍罗丁”弦乐四重奏等。
此后律德开始从事专业的音乐指挥与教学。其指挥经历丰富。足迹遍布德国、荷兰、法国、奥地利、保加利亚、中国等地。他指挥的曲目也相当广泛,涉猎欧洲古典音乐的所有流派,从巴洛克到当代音乐。尤其擅长指挥欧洲古典交响乐,如布鲁克纳、勃拉姆斯、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巴赫、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
    2001年至2010年,他在法国巴黎Bourg-la-Reine音乐学院担任室内乐教授,主要教授室内音乐的课程,同时担任Bourg-la-Reine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指挥,承担各类演出。并且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于2010年6月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中文学士学位。
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2010年9月,作为专业指挥家的他毅然辞去了在法国的指挥工作,来到武汉大学学习考古,成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10级考古学硕士研究生,着重研究中国古代乐器,其间开始学习古琴。并在武汉大学担任交响乐与合唱指挥。2010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珞珈风云学子”。 
他的指挥工作异常活跃。2010年起,他创办”珞珈乐坊“室内乐团。连续四年指挥武汉大学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受法国驻武汉总领馆之邀,他担任了2011年在武汉琴台音乐中心举行的”法国音乐节“交响乐指挥;2012 年3月和2013年10月,他两度指挥湖北省交响乐团;2013年12月--2014年7月,律德担任南昌爱乐乐团常任指挥。
从2012年12起,律德发起了首届“武汉·切利毕达克纪念音乐节”并担任艺术总监,每年一届. 2014年11月1日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举办的第三届“纪念切利毕达克”音乐会反响巨大!2014年6月,律德成立武汉青年交响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与常任指挥。承担了四场湖北省文化厅和教育厅主办的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并成功举办了两届“交响乐夏令营”。他指挥2016年11月16号武汉青年交响乐团参加2016年第五届琴台音乐节的演出.
他也被邀请担任一些国际音乐比赛的评委,2014年8月,他担任国际贝利尼歌唱比赛(北京)评委,2015年2月,他担任国际青年音乐比赛(台北)评委和国际青年艺术节比赛(香港)评委。
2014年9月和2015年3月,律德分别被武汉理工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与艺术顾问,至今主要担任华中科技大学交响乐的指挥工作。2015年5月,他被聘请为芜湖“广电爱乐乐团”的首席常任指挥。2016年7月指挥湖南爱乐乐团参加法国国庆节。2016年12月16号在湖北外国专家局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组织的新年晚会提供湖北爱乐乐团精彩演出。
律德指挥从2020年1月也担任湖北爱乐乐团常任指挥。

冷峻的荷式指挥家律德

律德受到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传奇指挥大师切利毕达克(Sergiu Celibidache)的真传,继承了切利对排练精益求精的精神,尤其是在指挥布鲁克纳、勃拉姆斯的交响音乐作品时,他手下缓缓流动的弦乐充满了“内在的松弛”,充满了“随性自然”的禅宗。他在指挥台上的表情冷峻而放松,宛如一个八十多岁的老者,从容不迫。这一部分得益于他的指挥老师切利和越南功夫大师的影响,另一部分得益于他对老庄哲学的钟爱与每日如佛教虔诚的教徒一样的打坐。(电台报道)

“魔手”指挥家律德

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家,律德的才能体现于敏锐的听觉和精准的乐感。他四岁开始拉小提琴,参加各种各样的重奏,这使他对每个乐器的音色具有高度的辨识力,也可以很好地把握音乐节奏的快慢、高低、强弱。
他懂得怎样把每个乐手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相信他们的听力。无论乐手数量多少,坐在什么席位,他都能时刻使他们保持高度凝聚的“室内乐”状态。他也通过排练让每个乐手理解到他们在整个乐团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怎么发挥这个作用。同时,在排练中也频繁地给乐手讲解提琴的弓法,这是他从师父切利毕达克和Eugène Lehner(美国著名中提琴家)那里学到的精髓之一,这是律德最大的特色之一。
他很重视对乐谱的理解,千百遍对乐谱的锤炼,使他对每个流派的音乐作品了如指掌,这种深入细致的研究也让他在排练时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总是能精准地把握不同的作曲家想表达的迥异风格。他也重视整个乐曲的结构,会通过明确的手势来表达音乐的丰富色彩和发展方向,这也为他赢得了“魔手”指挥家的称号。(报纸报道)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